2025年6月课题研讨活动

作者: 时间:2025-06-23 点击数:

2025年6月课题活动报道

《项目式学习支持下新时代小学革命传统教育实施的行动路径》

课题文献学习活动顺利开展

6月20日,《项目式学习支持下新时代小学革命传统教育实施的行动路径》课题文献学习活动成功举办,课题组部分核心成员齐聚一堂,张海媚、牛诺楠两位老师分享文献学习成果,为小学革命传统教育项目式教学实践提供新思路。

活动中,张海媚老师聚焦学科项目,介绍陈一真老师相关研究成果。在《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勿忘国耻”课时教学中,教师围绕课程与课时目标,以“凝练主题—任务确定—项目探究—项目汇报”为框架,设“歌曲组”“数字组”“影视组”“照片组”,各组从不同维度探究历史,“项目评价” 贯穿全程,落实“教—学—评”一体化,助力学生理解历史、激发爱国志。



牛诺楠老师则讲解跨学科项目,以郑伟“保家卫国”教学案例展开。该项目依“入项活动—知识与能力建构—探索与形成成果—公开成果—反思与迁移” 推进,入项环节借驱动性问题激趣,整合多学科资源助学生建构知识,通过多元阅读形成情感认同,以成果制作与展示促进实践,依托评价实现反思迁移,让学生深化对志愿军精神的理解。

活动最后得出结论:项目式学习能有效整合小学革命传统教育资源,无论是学科项目还是跨学科项目,都能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实现深度学习,既深化对革命传统的认知,又提升学科核心素养,为新时代小学革命传统教育实施提供可行路径。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题目

项目式学习支持下新时代小学革命传统教育实施的行动路径

课题类别

专项规划(青年专项)

立项编号

Q2024020

出席对象

课题组老师

地点

大会议室

时间

2025620

研究主题

革命传统教育主题项目式教学实践探究

 

所要解决问题

学习革命传统教育主题项目式教学实践

 

研究方法

文献学习法

 

 

 

 

 

 

张海媚:学科项目

陈一真老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革命传统教育主题项目式教学实践探究》一文中介绍: 10 课 《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一课时勿忘国耻的教学中,教师立足课程目标和课时目标,在真实可感的情境中通过项目式学习,依循凝练主题任务确定项目探究项目汇报四个环节,辅以项目评价贯穿教学全程,从而有效组织项目式学习,落实一体化。教师根据教材讲述的历史事件和教学提示,分设歌曲组”“数字组”“影视组”“照片组四个学习项目组。歌曲组侧重从抗日歌曲入手,了解东北沦陷后当地百姓的苦难生活;数字组则从直观的数字,了解南京城当年的惨状;影视组从多部影视作品,探因当年的情况及损失;照片组通过还原当年历史的照片,了解当年入侵者的血腥行为。而四个项目组的学习,都是为探究勿忘国耻的原因而服务,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心、报国志。

牛诺楠:跨学科项目

项目式学习一般包括入项活动、知识与能力建构、探索与形成成果、公开成果、反思与迁移等环节。郑伟以统编版五年级下册《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中的保家卫国教学内容为例进行阐述。

1.借助驱动性问题,入项激趣。

五年级下册中保家卫国这一学习内容的核心概念是抗美援朝精神。在入项活动中,教师可提问:打仗靠什么?学生凭借经验回答:打仗靠的是兵力、武器和物资装备等。教师顺势出示抗美援朝战争初期中美武器装备对比表和双方物资装备对比表,学生很容易发现志愿军的军力与装备和美军差距悬殊,从而自然产生出这样的驱动性问题:中国人民志愿军是凭什么赢得这场战争的呢?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驱动性问题,通过头脑风暴,形成问题链:(1抗美援朝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为什么要抗美援朝?(2) 抗美援朝战争的过程是怎样的?发生哪些感人的事迹?(3)抗美援朝战争有什么意义?按以上问题,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共同探究问题的解决。

2.整合学科资源,建构知识与能力。

课程整合学习包括道德与法治《保家卫国》,语文课程《青山处处埋忠骨》《我的战友邱少云》《黄继光》《再见了,亲人》,音乐课程 《我的祖国》《英雄赞歌》《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通过多学科的学习,学生对历史事件有了多角度的了解,知识与能力的建构得以逐步形成。

3.深入持续探索,形成情感认同。

保家卫国项目式学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以下关联性阅读与学习:书籍阅读,如《抗美援朝记》;文献阅读,如 《抗美援朝精神的历史溯源及其当代价值》;视频观看,如纪录片《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

4.借助项目成果,促进学习实践。

本次教学中的项目成果为制作 英雄礼赞故事会》《英雄礼赞美术展》。在成果公开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项目成果提出修改建议。在公开成果展示中,小组成员积极记录他人的建议和观点。如此,学生把情感寓于项目成果的展示中,使认知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促进学习的实践化,紧密认知与现实的联系。

5.利用评价,促进反思与迁移。

本项目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反思:(1) 本次活动中,你遇到了什么问题,如何解决?(2) 本次项目式学习内容中,你体会到什么?结合自己的生活,你有怎样的思考?

项目式教学是一种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的教学方式,强调将教材零散、孤立以及碎片的知识点整合成一个项目。围绕驱动性问题或者任务,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合作探究性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习得学科知识、获得自身发展的能力,使自己得到全面发展。

从以上项目式的学习方式中可以看到,学生积极地参与小组讨论、交流,与同伴合作,公开项目成果,从而实现深度学习。经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对抗美援朝的精神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真正让抗美援朝精神潜

移默化于心,同时在不断交流探究的过程中,逐步提升了学科核心素养。

物化成果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沙溪镇第二小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