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课题活动报道

作者: 时间:2025-09-29 点击数:

2025年9月课题活动报道

《项目式学习支持下新时代小学革命传统教育实施的行动路径》

课题文献学习活动顺利开展

为落实“项目式学习支持下新时代小学革命传统教育实施的行动路径”课题,课题组以子课题“学科类革命传统教育现状——以六上语文第二单元为例”为抓手,开启系列实践探索。

首阶段聚焦听课反馈环节。我们先依据六年级师资分布,选择听课教师与授课教师;随后深入常规课堂,重点观察革命传统教育内容的融入方式是否自然、学生参与度是否高涨、教学目标是否有效达成;课后组织开展针对性反馈研讨,清晰梳理出教学中的亮点与“革命教育融入碎片化”等待改进问题。

基于听课反馈梳理的问题,课题团队迅速开展研讨,制定学科类(语文)革命传统教育改进措施。措施围绕三大核心:一是强化革命教育渗透的 “预设性”,要求教师在备课阶段就精准规划教育内容与融入节点,避免课堂上学生脑袋空空进课堂;二是推动课堂联动校内外资源,计划引入红色场馆线上资源、革命先辈事迹纪录片等,丰富革命教育维度;三是注重革命教育从课堂延伸到课后,设计 “红色故事分享会”“革命精神手抄报”等实践任务。

措施制定后,团队以六上语文第二单元《我的战友邱少云》为例,设计革命传统教育优质课例。课例紧密结合前期研讨的改进措施,将革命教育与语文阅读教学深度融合,通过“品文字细节悟英雄精神”“结合生活谈传承”等环节,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深刻感受革命先烈的牺牲精神。

此次实践中,听课反馈为措施制定提供了扎实依据,课例也有效践行了改进方向,但仍存在不足:调研样本仅覆盖单一年级,后续可扩大至多年级;校内外资源联动受时间、场地限制未能充分落地,需提前与红色场馆、社区建立长效合作机制;课例中课时容量与作业平衡问题需细化,可通过拆分教学任务、设计分层作业进一步优化,让项目式学习更好地服务于小学革命传统教育落地。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题目

项目式学习支持下新时代小学革命传统教育实施的行动路径

课题类别

专项规划(青年专项)

立项编号

Q2024020

出席对象

课题组老师

地点

工会之家

时间

2025919

研究主题

学科类革命传统教育现状——以六上语文第二单元为例

 

所要解决问题

1.调研六上语文第二单元革命传统教育实施现状与现存问题

2.针对现状提出学科类(语文)革命传统教育改进措施

3.设计该单元革命传统教育优质课例

研究方法

文献学习法

 

 

 

 

 

 

过程:

一、六上语文第二单元革命传统教育实施现状

1. 先依据年级师资分布,确定涵盖不同教学经验的听课教师与授课教师,聚焦常规课堂真实教学场景;

2. 深入课堂听课,重点观察革命传统教育内容的融入方式、学生参与度及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3. 组织听课教师与授课教师开展针对性反馈研讨,梳理教学亮点与待改进问题。

二、提出学科类(语文)革命传统教育改进措施

1.强化革命教育渗透的“预设性”,在备课阶段精准规划教育内容与融入节点;

2.推动课堂联动校内外资源,引入红色场馆、革命先辈事迹等资源,丰富革命教育维度;

3.注重革命教育从课堂延伸到课后,设计实践任务,避免 “课上有、课下无” 的断层现象。

三、设计该单元革命传统教育优质课例——《我的战友邱少云》

思考:

1.在现状调研环节,通过聚焦常规课堂及课后研讨,精准捕捉到教学中革命教育融入碎片化、资源运用单一等问题,为后续措施制定提供了扎实依据。不过,调研样本仅覆盖单一年级,若能扩大至多年级,数据会更具代表性,问题挖掘也将更全面。

2.改进措施制定时,紧扣调研发现的问题,从预设性、资源联动、课后延伸三方面发力,方向明确且贴合语文教学实际。但在实践落地中,部分措施如校内外资源联动,受限于时间与场地,未能充分发挥效果,后续需提前与红色场馆、社区等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保障资源高效利用。 3.《我的战友邱少云》课例设计,有效践行了改进措施,尤其在激发学困生兴趣上成效显著。但课时容量与作业平衡的问题仍需细化,可进一步拆分教学任务,设计分层作业,既确保革命教育深度,又兼顾不同学生学习节奏,让项目式学习更好地服务于小学革命传统教育落地。

物化成果

优质课例《我的战友邱少云》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沙溪镇第二小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