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学生的防溺水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太仓市沙溪镇第二小学于6月18日组织开展了以“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为主题的安全教育实践活动。活动通过知识科普、情景模拟、技能实践等多种形式,让全校师生在沉浸式体验中学习防溺水知识,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主题班会:用真实案例敲响警钟
活动伊始,各班开展了生动的防溺水主题班会。班主任们摒弃传统说教,采用“案例警示+互动问答”的方式,将安全知识融入现实场景。
在四(3)班课堂上,一则“少年水潭戏水溺亡”的新闻短片让学生们屏息凝神。班主任刘老师随即抛出问题:“如果发现同伴落水,第一反应是什么?”有的学生急切回答:“跳下去救人!”立刻有同学反驳:“不对!应该大声呼救,找大人帮忙!”通过激烈讨论,学生们逐渐明晰了防溺水“六不”原则,尤其是“不盲目下水施救”的科学施救理念。

二、沉浸式体验:十秒憋气触动心灵
“请同学们将面部浸入水盆,体验溺水时的呼吸状态!”随着一声指令,教室内响起此起彼伏的水花声。这是本次活动最具冲击力的环节——十秒溺水模拟体验。
起初,不少学生信心满满地将脸埋入水盆,但仅过五六秒,就有人猛地抬头,大口喘气:“鼻子像被堵住了,胸口特别闷!”四(3)班的小雨眼眶发红地说:“原来溺水这么难受,我以后再也不敢靠近河边了!”
德育处徐老师解释道:“通过生理不适感建立心理警戒线,比百句说教更有效。数据显示,92%的参与学生在体验后主动将‘远离陌生水域’写入了安全承诺书。”

三、技能实践:解锁科学救援方法
掌握正确的救援方法,是预防溺水悲剧的重要环节。“抛救生圈时要压低重心,朝落水者前方1米处投掷!”。学生们轮流用救生圈营救“模拟落水者”(由教师扮演),起初许多学生因用力过猛将救生圈抛偏,经过反复练习,逐渐掌握了“抛、喊、援”的施救三部曲。

四、家校联动:共筑安全防护网
活动结束后,防溺水教育从校园延伸至家庭。学校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致家长的一封信》,并邀请家长与孩子共同绘制家庭逃生路线图、标注周边危险水域。许多家长在班级群中留言点赞:“孩子回家反复叮嘱我们不要去野外游泳,学校的教育真正入脑入心。”
本次演练活动以生动形式将防溺水知识融入实践,切实提升了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我校将持续筑牢校园安全防线,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